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消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鱼古巴安家 援外专家受国家领导人接见
日期:2010-01-07 00:00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    ]

中国援助古巴的淡水鱼类养殖项目是2004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共同确定的16个援古项目之一,由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项目自2005年开始启动,长江水产研究所为古巴培训了大批养殖技术人才,并向古巴提供了大量渔业物资和技术服务。在援外专家组的努力下,古巴技术人员已熟练掌握了白鲢、花鲢、草鱼和胡子鲶等种类的繁育技术,建立了符合古巴特色的养殖模式,使这些“中国鱼”成为当地普及消费的品种。援外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院赢得了荣誉,也为国家赢得了国际声誉。长江水产研究所叶雄平等援助古巴专家先后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早在2005年3月,我院长江所就派出了以刘寒文为组长的专家组,进行了以理论培训为主的技术援助工作,在为期两年的工作中,专家组兢兢业业,开展了大量工作,得到古方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工作结束后,古巴方面提出申请开展第二期项目,并向长江所提出了邀请。在我国政府批准后,长江所于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古巴革命武装部农牧联盟下属的胡安·何塞水产联合体就池塘养殖高产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以及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水库捕捞等方面再次开展为期两年的技术援助工作。

项目针对古巴方面技术力量薄弱等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技术骨干举办了专题讲座,并同时进行了实地操作演示,通过开展技术传授、示范操作、理论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挖掘和提高了胡安·何塞当地渔业的生产潜力,成功推广池塘规模养殖和精细养殖模式。

一、培训工作精深细透,扎实有效

在技术培训过程中,专家组除了进行基本培训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有关影视资料,加强直观学习理解,力求使受训人员看得懂、理解透、能独立操作,大大减少了在生产环节中因操作水平不高所造成的损失。同时,专家组还随团带去了20份《中国淡水养殖技术规范》的译本,为胡安·何塞乃至整个古巴提高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建立起中国鱼繁育体系

古巴对中国四大家鱼统称为“中国鱼”。在专家组赴古巴前,胡安·何塞没有中国鱼规模养殖,仅在2005年一期援助后进行过少量繁殖,并未出现过系统的繁殖培育体系。专家组赴古后,对胡安·何塞现有的中国鱼进行了选育并在当年即获繁殖成功,繁育鱼苗2500万,建立了年产鱼苗6000-8000万尾的亲鱼库,初步建立了集繁殖、选育、培育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在古巴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同时,专家组在孵化、育苗、亲鱼运输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提高了胡安·何塞的渔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并对古巴很多地区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经过努力,胡安·何塞地区胡子鲶孵化率上升了十多个百分点,两年共繁殖胡子鲶鱼苗1亿4千万尾,在中国鱼孵化过程中建议采取中国模式,有效提高中国鱼的受精及孵化率。苗种培育方面,通过专家组两年来的不懈努力,胡子鲶鱼苗成活率提高了24.6%,中国鱼育苗成活率也有了质的飞跃,为当地育苗培育工作总结出很多成功经验。亲鱼运输方面,专家组根据当地现有条件,自行研究设计运输方案,保证亲鱼运输成活率达到94%以上,并应当地渔业有关领导要求将有关方法进行了录制,在今后整理成教学片,将先进经验在全古巴进行推广。

三、努力研究建立适合当地渔业发展的养殖模式

专家组在古期间,除进行项目规定的培训工作外,还根据当地特有条件,努力为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体系打好基础。其中包括因地制宜建立整套放养模式,并逐步提出和引入搭配养殖、套养等方法;引进规范的操作、管理方法,加强渔业生产的规范化;引入如水泥池塘育鱼苗、胡子鲶开口饲料改进等新技术,目前已取得较大成果;评估当地水库生产能力,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合理利用水库资源,加强投放鱼苗等合理意见建议。

专家组在古巴期间,以对项目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古巴政府及当地人民的高度评价与热烈欢迎。项目中很多成果对当地乃至古巴今后的渔业发展都将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项目的圆满完成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古两国人民及政府间的友谊,同时也为我国的科学养鱼模式国际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打印